文化國是論壇之七:藝文團隊扶植策略之探討

文字: 周力德
網站: 文化部log

文化部的文化國是論壇來到了第七場:藝文團隊扶植策略之探討。入場前,每人拿到一本手冊,內有一張提問單與談貴賓的簡介與對這個題目的見解,以及這場會議的討論議題:第一,文化部對表演藝術團隊的扶植定位(例如,政府資源有限,如何在補助政策扮演關鍵角色?政府對於中小型或新成立團隊如何協助?政府對於大型團隊如何協助,拓展國際能見度,成為文化交流亮點?)第二,政府除了補助,還能做什麼?第三,政府如何與團隊共同創造表演藝術的未來?
看似條理分明的會議,三小時下來,卻顯得聚焦性不足。勉強聚焦的話,那就是部分的「卓越級」表演團體是否應在分級獎助制度中「畢業」,並在畢業後與創投合作,離開政府的挹注?對此,與談人朱宗慶表示樂觀其成;林谷芳強調對於這些團體,政府可視其為國家戰略的一環;于國華強調各團有各團的特色,獎助制度不應太單一而要更多元。陳郁秀態度保留,認為表演藝術與創投甚至與現行的文創產業邏輯,格格不入。徐亞湘對於這點沒有回應,他被安排主談傳統戲曲,而相較於根本無意往這個方向去談的龍應台與其他來賓,發言時總略顯尷尬。

除了于國華點出皇冠小劇場被法令掐住脖子以外,全場沒有談到如何協助中小型劇團,甚至沒人提及與扶植表藝團體密切相關的國藝會在補助制度上的優缺點。主持人龍應台有意將話題只鎖定於她所謂的「金字塔頂端」表演團隊,以致於忽略了位於中間以及更多數的基層團隊。總算到了
QA的時間,一輪聽下來仍無人提到相關話題,台下的我忍不住舉手,但直到QA終了都沒有機會被點名發言。會後我將發言內容寫在提問單上:文化部應規劃或協調出200人左右的中小型表演場地。每一個「金字塔頂端」的表演團隊都是從基層爬上來的,而每一個基層團隊最需要的除了資金,更需要一個適當的表演場地、可供發揮的舞台。先有100-200席,才能走進400-600席,進一步才撐得起1500席。文化部成天掛在嘴上的是盤點業務;文化部不妨去盤點一下,全台灣200席左右而適合中小型劇團的表演場地有多少。
幾輪
QA下來,全場居然出現一種很詭異的共識:一切要從教育著手,如此方能擴大利基。這點並無不妥,但使我感到教育部長應來列席才對。更詭異的還在後頭。結論時,龍應台呼籲,表演團隊不要信任政府、不要依賴政府,而要自立自強。這番話令我哭笑不得,真不知要為她的率真而鼓掌,還是要為她以部長身分說出這種失格的話而搖頭。
文化部長達三小時的會,對於藝文團隊扶植策略的結論竟是:藝文團隊要
自立自強!如此,要政府何用!

發表迴響